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

起薪與就業率高,法、韓、俄語人才超搶手

英語不稀罕!中國掀起小語種學習熱

在奧運、世博會的帶動下,中國對英語以外的「小語種」人才需求殷切,相關科系垂業生不但就業率高,起薪也比普通大學生高一截,掀起了小語種的留學及補習風潮。



撰文 凌渡宇

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熱忱舉世皆知。光是英語證照考試就有10多種,除了大學生必備的英語四級、六級(相當於全民英檢中級和中高級)證書外,托福、多益、劍橋商務英語(BEC)等證照,都是許多大學生努力的目標;從研究所到博士班考試,從外資企業面試到考公務員,英語經常被視為最重要的門檻,「全民瘋英語」的現象已經持續多年。

然而近年來,情勢卻悄然發生變化,「小語種」的學習熱逐漸興起,甚至有超越英語的趨勢。

「小語種」是大陸教育界約定俗成的說法,泛指英語之外的其他外語。有了北京奧運、2010牢上海世界博覽會的帶動,加上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商業、科技、旅遊往來日溢密切,對各種外語人才的需求也快速增加。



10大高超薪科系 小語種就占3名

猜一猜,中國大學生畢業後平均起薪最高的是哪個科系?結果非常令人意外,不是財金、資工或電機這類傳統熱門科系,而是一個在很多人心目中屬於冷門的科系 「法語系」。

根據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最近公布的《就業藍皮書:200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》,大學生畢業半年後,平均月收入最高的10大科系分別是法語、航海技術、石油工程、國際商務、輪機工程、金融工程、會計、德語、軟體工程和俄語;10大「高薪」科系中,小語種就占了3個,而且韓語、日語也進入了前20名的行列。

其中位居排行榜第一的法語系,畢業半年後的平均月收入為4,043元人民幣,比起中國重點大學2008年畢業生的乎均月薪2,549元,高出了一大截。

每名畢業生有3個工作機會

受到全球不景氣的影響,今年中國大學生的就業情勢比去年差,全國610萬大學畢業生,只有415萬人已確定找到工作,就業率約68%; 若加上去年畢業至今仍末找到穩定工作的100萬人,總共有近300萬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。

然而,小語種科系畢業生不但平均起薪較高,就業率也比其他科系學生高出不少。

「近年來西班牙語、法語、韓語、阿拉伯語、俄語等小語種人才供不應求,一個畢業生拿到3個0ffer(工作機會)是正常現象。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徐湘斌表示,「除了考研究所和選擇出國外,這些語種的畢業生基本士都能達到全員就業。」

「班上27個同學中,除了l個繼續讀雙學位,2個讀研究所,7個出國留學外,其他同學都順利進入韓資企業。」畢業前一個月就已拿到3份offer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韓語系畢業生李睿說,「因為每年全國韓語系畢業生的總人數不多,而企業界的需求量又大,很多同學畢業前就被企業『預定」下來了。」

徐昶斌認為,小語種科系的畢業出路也很多元。「一部分人報考政府的外交、外事、對外經貿等部門,一部分進入外資企業,或是有對外貿易需求的國內企業。」他說,「還有些同學甚至會直接與外國公司聯繫,成為外國企業在國內的辦事員。」

供不應求物以稀為貴

小語種科系本身的開設門檻較高,因為懂得該語言的人少,能夠教授這種語言的師資就更少,根本不可能像企管、金融、法律這些專業,一有需求各大學就爭相開設相關科系。因此,小語種人才「供不應求」的局面還在擴大。

「不管是在奧運會、世博會的人才架構中,還是在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進程中,小語種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"基礎設施"。」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官員指出:「但以上海外國語大學為例,阿拉伯語2年才開一個班、招收 10幾個人,希臘語更是8年才開一個班。按照世博會的構想,2010年至少吸引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組團到上海參展,小語種人才的缺口可想而知!」

西比東熱,小比大佳

不過,同樣被歸於「小語種」,不同語言的熱門程度也大相逕庭。

「小語種有東、西語系之分,東語系包括日語、韓語、泰語、越南語、阿拉伯語等,西語系則包括法語、德語,西班牙語、義大利語、俄語等。」

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班牙語專業應屆畢業生蔣治浩說,「和東語系相比,西語系由於使用範圍廣,而且使用國家多為發達國家,因此在就業和薪酬方面擁有優勢。」

「事實上『小語種』這個說法有點太籠統了。」徐神斌說,「小語種本來指英語以外的所有語種,但其中的日語、法語,由於近年來大學科系設置增多,培養的人數愈來愈多,已經成為『大語種』。相反地,像西班牙語、葡萄牙語這些語種,世界上使用範圍很廣,但中國人才培養才剛起步,市場需求缺口依然很大,這才是真正的『小語種』。」他表示,從近年的就業形勢來看,「小語種」的就業率要明顯高於「大語種」。

日語系飽和出路走下坡
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日語系畢業生吳建波就指出,隨著開設日語系的大學增多,就業已經出現了飽和,「從1998年開始,日語科系人才的需求就逐漸降低,特別是近兩年日本經濟萎縮,不但造成日語科系就業比往年困難,薪水也小幅下降。」

「小語種的就業狀況,跟該語言的使用範圍是否廣泛,以及使用該語言國家的經濟發展、甚至局勢穩定與否都有關係。」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團委書記董婉認為,「例如前些年,中國與中東地區的經濟往來少,因此開設阿拉伯語科系的學校很少,但近年來隨著經濟往來加強,對阿語人才的需求增多,自然供不應求。另外像在德國,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幾乎人人會講,與德國人做生意,用英語就可以交流,德語專業人才約需求量自然較小。

非英語系國家成為留學新寵

長久以來,英語系國家都是中國留學生的首選,但近年來前往其他語系國家留學的人數也不斷增加。

「過去想出國留學的學生,首選多半是英語系國家,其他小語種國家往往乏人問津。」中國新通國際留學機構負責人表示,「但今年高考過後,許多學生紛紛選擇到德國、日本、荷蘭、西班牙等國家留學,反而讓老牌的留學國家失色不少。」她指出,除了留學費用較為低廉、留學門檻沒有英語系國家那麼高,小語種人才就業市場看好,也是許多學生轉向非英語系國家留學的因素之一。

校園掀起第二外語學習熱

除了留學外,進修第二外語也成為中國學生的新寵。擁有相關師資的大學紛紛在暑假開設第二外語培訓班,而「新東方」等機構的小語種培訓班也大受到歡迎。

「就業的大環境壓力,促使大學生謀求更強的競爭力。2005年以來,全國就業市場對精通日語、法語、德語、西班牙語等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成倍增長,甚至出現10幾個單位搶1個畢業生的局面。」華中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李俄憲指出,「但是小語種專業的人才培養畢竟有限,人才缺口還是存在,因此對一般大學生而言,學習第二外語有很大的誘因。」

四川大學大一學生王瑤就趁著暑假,在學校的出國留學培訓部報名了西班牙語入門班。「現在的就業形勢嚴峻,聽著一些學長姐們找工作四處碰壁的事情,我覺得還是多學一點東西比較好。畢竟,多學一門語言,在就業市場上就多了一點競爭的籌碼。」

成都新東方培訓機構多語種部主管齊凡指出,甚至有不少家長帶著小學、初中的孩子來學第二外語。「現在每個孩子都從小學英語,很多家長進而希望孩子能多掌握一門外語,在未來形成獨特的競爭力。」

擇業範圍窄易受政經局勢影響

儘管小語種人才如今在中國十分熱門,但外語科系知識體系較為單一、擇業範圍較空等問題,使得小語種人才的求職仍然存在風險。

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泰語專業應屆畢業生林嘉琪就是個例子,4年前她看到泰國的經貿、旅遊發展還不錯,選擇攻讀泰語。結果4年後,泰國政局動盪,加上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,旅遊業大受打擊,貿易規模也縮水,就業狀況大不如前。「班上同學為就業苦惱的時候,都會調侃說,泰語如今成了便宜貨!」

只懂外語容易被取代

對於只懂得外語,沒有其他專長的學生而言,存在著容易被取代的問題。「近來一些培訓機構大張旗鼓地開設小語種培訓班,也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就業。」中山大學的董婉指出,「比如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日語、韓語、法語培訓,使得能夠用這些語言交流的人不斷增多,結果今年就出現了日語系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,德語的情況也不是很樂觀。」

「其實,語言作為日常交流工具,只是一種媒介,更重要的是如何運用這一工具來完成工作。」徐昶斌表示,「但是很多大學的外語科系僅重視語言教育,缺乏其他方面的技能培養,造成很多小語種科系學生手裡握著語言工具,卻不知道這個工具到底能幹什麼?」

他認為,只懂得外語的學生,在就業上的優勢將會遞減。想找到理想的工作,需要加強其他知識技能,「語言僅僅是工具,小語種畢業生需要轉變就業觀念!」徐昶斌說。

沒有留言: